產品列表PRODUCTS LIST
±800 千伏姑蘇換流站 VSC 功率互濟功能成功實現滿負荷運行,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集成了常規直流輸電與柔性直流技術的優勢,在蘇州南、北電網間構建了±400 千伏柔直聯絡通道,實現了最高 200 萬千瓦的潮流交換能力,相當于一座 500 千伏變電站的承載負荷,為電網的柔性互聯開辟了嶄新道路。
國網江蘇電力還秉持“小切口解決大問題"的創新理念。23 年 7 月,我國第1個輸電移相器工程——國網江蘇揚州供電公司 110 千伏平安變移相器項目建成投運。該工程在 220 千伏平安變電站的 110 千伏聯絡線上加裝輸電移相器裝置,有效均衡了寶應縣東、西部主變壓器負載率,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納能力 10 萬千瓦,為分布式新能源高滲透接入提供了全新思路。
由此,我們要認真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的做法和經驗,以技術創新為利劍,破除電網運行困局;以智能電網為藍圖,開啟能源發展新征程,同時加快新能源友好并網、電網柔性互聯等核心技術的創新應用,為我國能源事業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一、概述:(LYSL-V-4000A電力體制改革“全智能三相大電流升流器"性能穩定,售后有保障)
是根據電力部門和工礦企業在做開關,電流互感器和其它電器設備作電流負載試驗及溫升試驗而專門設計制造的設備。
本裝置采用分體式結構,控制臺采用智能全自動控制電流輸出,嵌入式系統彩色觸摸屏控制,電流輸出為全閉環系統,在持續輸出過程中會自動調節電流大小以靠近設置電流,以使三相電流平衡。
本裝置具有輸出電流無極調整,電流上升平衡、負荷變化范圍大、工作可靠、操作簡便、安全等特點。是工礦企業進行升流或溫升試驗較理想的設備。
二、使用環境條件:(LYSL-V-4000A電力體制改革“全智能三相大電流升流器"性能穩定,售后有保障)
1.周圍空氣溫度:
*高溫度:+45℃ *低溫度:-25℃
*大日溫差:35k 日照強度:0.1w/cm2
2.海拔高度:2500m以下
3.相對濕度:不大于90 %
4.安裝放置地點平坦,電抗器安裝傾斜度不小于50 。
5.設備試驗現場地不小于12m2。
三、技術參數:(LYSL-V-4000A電力體制改革“全智能三相大電流升流器"性能穩定,售后有保障)
升流器技術參數
1、額定容量:60KVA
2、相數:三相
2、輸入電壓:380V
3、輸入電流:91.6A
4、輸出電壓:8.7V
5、輸出電流:4000A
6、阻抗電壓:8%
7、空載電流:10%
8、冷確方式:風冷
9、運行時間:8小時
10、外形尺寸:1650mm×850mm×650mm
11、重 量:655kg
四、控制臺技術參數(LYSL-V-4000A電力體制改革“全智能三相大電流升流器"性能穩定,售后有保障)
1、額定容量:90KVA
2、輸入電壓:400V
3、輸入電流:136A
4、輸出電壓:0-430V
5、輸出電流:120A
6、表頭精度:1%
7、顯示方式:屏顯
8、調壓方式:自動
9、外形尺寸:1360mm×960mm×1280mm
10、重 量:480kg
五、顯示屏參數設置主界面(LYSL-V-4000A電力體制改革“全智能三相大電流升流器"性能穩定,售后有保障)
顯示屏升流測試主界面
六、操作步驟:
1、設備建議有良好接地,將試驗連接線接好。
合上電源,打開鑰匙開關,電源指示燈亮,表示控制臺已接通電源。
3、三相電流*大設置電流4000A,測試時間*大24小時。根據需要設定好試驗電流和試驗時間。
4、電流誤差限值是電流需要調整的*大值,如設置20A,A/B/C三相上限電流設置為2000A,那么當電流升到2000A之后,當電流波動超過1980-2020A時,儀器會自動調整超出限值的相電流。
5、設置好電流以及電流保持時間,抬起急停開關,點擊“開始試驗"并確定,開始升流,到達設定電流即開始保持(如果急停開關未抬起控制臺不工作)。
6、試驗過程中如有特殊情況,按下緊急停止開關即可停止試驗。
7、電流到達后,時間自動計時,計時過程中控制臺自動進行微調,使三相電流達到平衡。
8、時間到達后,控制臺自動降壓回零并切斷輸出。屏幕顯示試驗結束。
9、如需打印,點下顯示屏中的打印鍵即可打印試驗結果。
7、試驗完畢,將功率開關關閉,切斷工作電源。
在新能源蓬勃發展的時代,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勇挑重擔,以創新為利刃,劈開新能源發展道路上的重重荊棘,鋪就了一條新能源高承載的“高速路",為未來新能源的大規模接入和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礎。
我們知道,江蘇分布式光伏發展如日中天,今年前6個月新增裝機達1580萬千瓦。面對如何用有限資源承載更多綠電的難題,國網江蘇電力將技術創新作為關鍵突破口。24年5月上線的國內第1個分布式光伏資源開發配置平臺,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精準定位屋頂資源,科學評估電網承載力,為光伏的開發和接入提供了智能決策支持,讓每一寸資源都能得到高效利用。
光伏接入后的穩定運行至關重要。針對有源配電網的“消化不良"問題,公司應用一系列新技術協同發力。鎮江揚中的“蜂巢配電網",通過中低壓柔性互聯技術實現了負荷與新能源的互濟,保障了電網的穩定運行。同時,提升柔性調控能力,讓低壓分布式光伏具備“可觀可測可控可調"特性,實現對大量分布式光伏資源的靈活調節,進一步增強了電網對新能源的承載能力。
新能源汽車的激增給配電網帶來了新的考驗。截至24年底,充電樁數量超167萬臺,部分地區配變容量不足的瓶頸亟待突破。常州五星智慧充電站提供了創新解法,通過車棚光伏板、儲能和V2G設備的協同,突破了供電容量限制,提升了充電能力,節約了投資。這種模式在常州多個老舊小區試點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支撐了充電樁報裝需求的增長。這些新能源領域的創新舉措,解決了當前新能源發展中的諸多難題。
此外,為解決零散開發效率低的問題,江蘇試點“整村連片開發"新模式。徐州雙井村的成功實踐,不僅降低了配套電網投資,還大幅提高了電壓合格率,為農村地區新能源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板。在車流密集區,國網江蘇電力超前規劃配電網網架,加速普及液冷超充、新建小區充電樁“一步到位"裝表接電、存量小區“一案一策"改造等新模式,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由此,我們要像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那樣,繼續以創新為動力,不斷探索前行,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讓新能源的光芒照亮江蘇的每一個角落。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